我是李佳璟──醫學科學家、社區領袖,也是一位母親。我有兩個孩子都就讀劍橋市的公立學校。
我踏上競選學區委員會的旅程,其實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開始。那時,我正為有特殊需求的兒子在劍橋公立學校系統(CPS)中爭取合適的支持。我親身經歷了家長在為孩子爭取資源過程中所面臨的重重困難,尤其是在製定個別化教育計畫(IEP)時的無力與挫折。
我是 Kennedy-Longfellow 學校社區的一員——那是我女兒曾就讀的學校,可惜最近被關閉了。這是一所擁有大量高需求學生的學校,卻長期得不到應有且穩定的資源支持。問題並非出在教師,而是由於學區管理階層支持不足,以及某些政策層面的決策,使得學校長期處於被忽視的狀態。當缺乏學區的系統性支持時,整個社區——包括學生、家長和教職員工——都會切身感受到這種「缺席」所帶來的壓力與失落。在整個學區內,不少家庭和教師也向我表達了他們在各自學校社區中遇到的類似困境。這段經歷讓我深刻體認到,行政管理、政策執行與體制性忽視如何嚴重影響一所學校的發展潛力,也讓我更加堅定地相信:我們迫切需要一個能夠真正傾聽、切實行動、始終站在學校一線的製度,來支持每一所學校的成長。
劍橋公立學校擁有許多優質課程、敬業教師和值得肯定的亮點。我相信,我們可以在這些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改善那些至今仍對許多學生與家庭而言存在服務不足甚至被邊緣化的地方。
身為一位母親、一位教育者,也是一位終身學習者,我始終堅信:最好的學習,發生在孩子們感到好奇、投入,並被激發出創造力的時候。快樂的學習不是可有可無的附加項,而是教育的核心。當孩子對學習充滿興趣與熱情時,他們會主動探索、深入思考,並自信地成長。我們要培養的終身學習者,靠的不是壓力或強迫,而是啟發與激勵。
因此,我此次參選所堅持的三大核心價值是:
公平(Equity)、機會(Access)、成就(Achievement)。
這三項價值貫穿我提出的所有政策主張,致力於確保每位孩子都被看見、被支持、並受到適度挑戰,讓他們能夠充分發揮潛能。我同樣重視在校表現優異的學生,並將持續擴展他們探索、挑戰和發展領導力的機會。
我的優先目標包括:
縮小教育機會差距,改善特殊教育資源與支持
為所有學生拓展有趣、深入、具挑戰性的學習經驗,包括專題學習 all (project-based learning)與多語教學課程
重視心理健康、生活技能,並推動能真實反映學生成長與能力的評估方式
加強家庭、教職員、學校與學區(包括學區委員會)之間的溝通與合作
當選後,我將全職投入這項工作——設立每週固定辦公時間、定期走訪所有學校,並始終保持與學生、家庭、教職員工及社區成員的開放溝通。我希望成為一位看得見、負責任、真正傾聽大家聲音的學區委員。
我擁有國際視野,也深耕本地。我已經準備好,帶著真誠、實踐經驗和百分之百的承諾,全心投入,為每一位學生、每一個聲音發聲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