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大核心优先事项
1. 公平的教育体系: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声音
公平的教育体系意味着每一位学生都应拥有真正的机会,而这需要我们日复一日的坚持与投入。我将竭力确保每一位学生——无论其种族、能力、语言或成长背景——都能被看见、被支持、被尊重。公平不只是一个理想,它关乎建立一个真正承认每位孩子、尊重每位学习者,并给予他们真实成长机会的教育体系。
消除系统性的障碍与种族不公,是确保所有家庭都能真正参与孩子教育的重要前提。我们也深知,并非每个家庭都能通过传统方式参与——许多家庭正同时打多份工,或承受沉重的身心压力。因此,我们必须打造更具包容性的方式,让每一位照顾者都能被看见、被倾听,并切实感受到支持与尊重。
让每位孩子都从择校政策中受益——我们可以做到!
“控制选择”政策最初旨在平衡不同社区因资源与特权差异而产生的教育机会不均。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诸如“邻近优先”等政策调整,无意间重新引入了该制度原本试图解决的不平等问题。
现在是时候进行以社区为主导、以公平为中心的受控选择审查了——倾听家庭的意见,尊重学校的特点,并在整个学区公平分配机会。
缩小机会差距
我们必须聚焦于缩小机会差距,而不仅仅是关注成绩差距。成绩差距反映的是结果,机会差距则揭示了问题的根源。为此,我将致力于推动以下关键领域的发展:
- 早期识字教育
- 双语支持
- 文化包容性课程
- 特殊教育资源
公平意味着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而不是一视同仁。这包括:
- 支持多样化的学习风格——视觉、听觉和动手
- 恢复创造性的、基于项目的学习
- 确保教育者在课程和教学方面的灵活性
- 提供增强(而不是取代)人际关系的技术工具
- 使学生服务办公室 (OSS) 更易于访问和响应
- 为所有学生创造成长机会:那些正在赶上的学生、那些准备超越的学生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所有学生
营造归属感
每位学生都应在学业、社交和情感上获得支持,而这一切,源自我们学校体系中各个层面强大且包容的社区。心理健康、归属感与信任关系,绝非附属条件,而是学生成功的基石。
学校,是归属感的起点
学生们大部分醒着的时光都在学校度过。家庭固然重要,但学校每天都有更多机会去支持、引导和激励年轻人。我们必须营造一个让学生感到安全、被重视、被关爱的环境,并为他们提供茁壮成长所需的资源——无论他们的背景、家庭状况或学习方式如何。
当学生获得归属感且乐于学习时,他们会主动到校——不是因为必须,而是因为愿意。喜悦与归属感带来积极参与,有了这样的参与,诸如长期缺勤等挑战也会逐渐减少。
为支持学生的教职员工提供必要的资源与协助
要营造这样的文化,我们同样必须关心每日支持学生的成人群体,包括:
- 课堂教师
- 专业教师(美术、音乐、体育、语言等)
- 助教
- 学校心理学家、辅导员、社工、介入专家和治疗师
- 代课教师和其他直接支持人员
教师需要校长的支持,共同营造鼓励协作、畅通沟通的校园氛围。合作的文化源于信任,而这种信任必须在各个层面扎根建立。
领导应以支持为本,非以压制为旨
教师也需要校长的帮助,营造一种支持合作、开放沟通的校园氛围,以了解教师的需求。合作文化始于信任——我们必须在各个层面建立这种信任。
真正的支持意味着什么
支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教职员工,意味着:
- 在课堂中配备更多人员,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 提供持续的在职培训,帮助理解并解决行为背后未被满足的需求
- 促进教师、校长与学区领导之间的合作与开放双向对话
- 在各个层面推动透明与信任,鼓励诚实沟通与携手解决挑战
- 优先关注教职员工的心理健康与身心福祉
归属感属于每一个人
归属感不仅是学生的体验,更应贯穿整个教育系统。当直接服务学生的教师、助教及支持人员获得支持、赋能与尊重时,整个社区都将受益。成人与学生彼此学习,共同成长与成功。
因为教育的真正意义,正是一段共享成长、建立信任与人际连接的旅程。
建立真正的社区参与文化
定期举办市民大会、多语言沟通与共同制定政策仅是起点。我们需要双向且持续的对话,而非领导层的单向通报。
我将致力于营造共同责任与信任的文化,促使家庭与教育者携手识别挑战,共同创造解决方案。唯有携手同行,方能共创未来。
2. 机会:为所有学生创造支持、透明与公平的环境
机会意味着消除一切障碍——无论是经济、制度、语言,还是情感上的阻碍——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迈向成功所需的支持和资源。
拓展公平的学习路径
每个孩子的学习方式各有不同。我们的学校应当提供更多选择,而非更少。我支持扩大以下课程项目:
- 蒙特梭利课程
- 语言沉浸式课程
- 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
这些项目不仅是“天才学生”的专属资源,更是满足多元学习者需求、保障教育公平的必备路径。
剑桥拥有丰富的替代学校历史,如Graham and Parks、Cambridgeport及King Open,这些学校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实践操作的教学理念。我们应当在这份宝贵遗产基础上不断发展,而非加以限制。
我也支持新颖且富有创意的教育路径,例如:
- STEAM教育融合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和数学(Mathematics)五大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创新与实践。
- 全球研究
- 设计与双语提升课程
资源透明与支持教师们
我们必须确保资金切实流向教室、学生服务和家庭。我支持:
- 预算的公开透明与公平分配
- 保障教师们的专业自主权与持续发展
- 为所有教职员工提供全面的身心健康支持
欢迎每一个家庭
沟通,必须跨越语言与科技的障碍。每一个家庭都应被尊重、被倾听、被真实纳入教育体系——没有人应该为了让自己的声音被听见而不得不拼命争取。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在孩子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特殊教育)享有清晰、开放的沟通和相互尊重。我反对诸如保密协议(NDA)等使家长或教职员工噤声、限制其发声权利的协议。公立学校必须负起责任,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合作,确保每个孩子的成功。
目前,许多家庭不了解自己原本拥有的权益,或所能获得的支持与资源——这一点,必须改变。
会议形式与公众声音
我支持通过灵活的会议形式和更明确的公众参与流程,使学委会会议更便于参与、更具响应力。公众评论不应只是形式上的“走过场”,每一个声音都应被重视并得到及时跟进。
如果当选,我会清楚说明我的投票和提案理由,确保社区的声音得到尊重和及时的反馈。
3. 成就:卓越的学术成就与欢喜学习的双重成长
学生的成就,不应仅以考试分数衡量,更关乎培育终身学习者、富有同理心的公民,以及具创造力的问题解决者。
卓越的学术成就
我们应设立高标准,并透过包容、多元且具文化回应性的教学方式,肯定各异的学习风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被理解与尊重中绽放潜能。
为所有学习者量身打造支持方案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各不相同。我们的学校应提供灵活且响应迅速的教学方法,而非“一刀切”的模式。这意味着要认真倾听照顾者和教育者的意见,并充分利用他们的反馈来指导教学。例如,有些方法可能适合某些有特殊需求的学生,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我们必须保持开放态度,采用多种策略,以尊重和关怀的态度满足每位学习者的独特需求。
有个别化教育计划(IEP)的学生:许多家庭需要一次次奔走,才能为孩子争取应得的支持服务。我主张:增加受过专业训练的员工、改善双向沟通机制,并提早识别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只要给予适切的支持与包容的学习环境,IEP学生一样可以自信成长、茁壮发展。
学业暂未达标,或有社会情绪支持需求的学生:这群学生常因未符合IEP资格而被系统性忽略。我将推动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与介入措施,协助他们建立自信、提升情绪韧性,并获得公平、持续的学习机会。
学习进度超前的学生:超前的学习者同样需要挑战与滋养。我支持开设进阶课程、延伸项目、自主学习计划与导师制度,同时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与教学资源,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持续探索、稳健成长、保持对学习的热情。
欢喜学习与身心健康
当学生感到安全、受到激励并建立连结时,学习才会真正焕发生机。我支持推动以下方向:
- 以关怀与包容为根基的正面校园氛围
- 更充足且易于获得的心理健康资源
- 全面而系统的反霸凌倡议
- 激发创造力与学习热情的课程设计
迈向成功的生活技能
学生的成长不仅仅依赖学术成绩。我主张在各学段融入以下生活技能的培养:
- 理财素养
- 数字责任感
- 时间管理
- 家庭经济学
- 人际沟通
这些技能应该从小学到高中教授,为学生的独立和终身学习做好准备。
深思熟虑的评估与有意义的反馈
评估应成为促进成长的助力,而非简单的判定。我支持:
- 为学生和家庭提供清晰且富有建设性的反馈
- 教师在制定评估中的领导力
- 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清晰、建设性的反馈
- 鼓励学生与家庭共同参与,决定成功的衡量标准
安全且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
我支持加大投入,推动以下领域的发展:
- STEAM课程项目的深化与推广
- 从小学阶段起开展世界语言及第二语言教学
- 与本地大学和机构建立紧密合作伙伴关系
- 营造安全、包容且现代化的校园环境
合作共赢,携手前行
教师、家长、教职员工与学生都应被倾听、尊重与赋能。我坚信,真正的合作文化应包括:
- 充分重视适龄学生的声音
- 畅通无阻的教育者反馈机制
- 与学区领导之间坦诚且双向的沟通
- 与地区领导进行坦诚的双向对话
我常用渡轮来比喻我们的教育系统:
学生是乘客。
教育者是引领方向的领航员。
职工是保障渡轮顺利运行的船员,
家长和社区成员则如岸边支持的工作人员,
学校委员会则宛如灯塔与指南针,确保我们的价值观指引前行。
基于公平与合作的教育体系,是渡轮顺利抵达彼岸的关键——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实现学业卓越、快乐学习,并收获长远成功。
事实是:哪怕忽视了哪怕一位学生,整个体系都会受到影响。正如渡轮某个角落出现漏洞,终将危及整艘船的安全。任何一处的不公平,都会牵动我们所有人。
系统问责与效率最大化
剑桥市的公立学校人均教育投入在全州名列前茅(根据2023年DESE数据,每位学生的教育投入为38,932.89美元)。但高投入并不一定意味着高效益。我深信公立教育的未来至关重要——它服务于我们大多数的孩子,必须始终保持强劲发展。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确保每一分投入都物有所值。
我们必须:
- 深入剖析体系不足的根本原因
- 促成所有持份者坦诚开放的对话
- 消除分散注意力、阻碍有效教学与学习的低效环节
- 使数据、决策与行动紧密结合,最大化学生受益
我们的学生应当享有一个既注重学业成就,又关怀心理健康、激发创造力、充满学习乐趣并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的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