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跳至頁腳

醫學科學家、教育者、
權益倡導者、母親。

你好,我是李佳璟(英文名Jia-Jing Lee),出生于馬來西亞,自2009年起定居劍橋市,榮幸成為這座城市的一員。我具備醫學科學家的專業背景,同時也是一位母親,致力于推動教育事業,並長期投身于社區志願服務。
我也是一位盡職的母親、教育家和長期的社區志工。

全球視野下的教育旅程,以公平為根基

我在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取得醫學科學博士學位,隨後于哈佛醫學院完成博士後研究。我的求學曆程橫跨四大洲、五個國家,這段不尋常的旅程不僅錘煉了我的韌性與適應力,也讓我對身處陌生教育體系與語言環境中的學生,生起深切的理解與共鳴。正是這些經曆,塑造了我對教育公平與溫柔關懷的堅定承諾。

教育,是我一路走來的熱情所在

我對教育的熱情萌芽甚早。大學時期,我曾在馬來西亞擔任代課教師;攻讀博士期間,也在實驗室指導本科生進行實作研究。之後,我在家自學教育孩子長達七年,並積極參與社區與國際教育項目的推動。這一路的曆程,讓我在教學第一線積累了深刻而多元的實踐經驗,也讓我更理解學生如何學習——以及,如何在這個多元且不斷演變的學習環境中,持續支持教育工作者的成長與前行。

社區領導與非營利工作

過去十年,我暫別學術界,專注陪伴孩子成長,同時積極投身社區服務。我創辦並領導了多個以教育、文化交流、人文關懷與心理健康為核心的非營利項目,涵蓋本地及國際範圍,服務對象包括幼兒、青少年及成年人。 我統籌國際志工團隊,並策劃制作教育與多媒體內容。現任兩家非營利組織董事會成員,其中一所由我創立並持續領導至今。我始終懷揣初心,積極支持各類社區倡議,不斷為社會注入溫暖與行動的力量。

解決問題、系統思考與團隊建設

我具備批判性思維、創新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跨領域協作的訓練。

我的工作跨越多個領域,與學者、非營利組織領導、出版人、藝術家、程序員,乃至兒童與家庭直接合作,常常擔當溝通橋梁,促進共識凝聚,打造切實回應需求的項目。

作為家長的心路曆程與對公平的堅定承諾

身為母親,我也親身體驗了劍橋公立學校 (CPS) 的個人化教育計劃 (IEP) 流程,並了解我們公立學校系統的優勢和不足。我深刻體會到,每個孩子都有其需求——無論是學業、社交情緒還是生活技能——而每個孩子都應該得到量身定制的支持,幫助他們茁壯成長。需求不應被狹隘地定義。公平意味著承認並回應學生的各種經驗。

11年前,我曾是CPS的家長,隨後選擇在家自學教育孩子,如今我們家又回歸CPS公立學校體系,既帶來了新視角,也有深厚的系統熟悉度。

多元文化、多語言的橋樑建設者

我精通多種語言與方言,擁有豐富的跨文化視野,使我能夠更有效地溝通並連接多元社區,搭建起不同文化與人生經曆之間的橋梁。

攜手合作與相互尊重的願景

作為一位家長、教育者、非營利組織領導者,同時也是一名在多元體系中不斷學習的終身學習者,我帶來的是全球化的視野、整體性的理解、富有同理心且務實的思維。

我始終相信,劍橋公立學校應如一個緊密相連的大家庭——在這裏,合作精神與清晰溝通是支持每一位學生、教育者、照顧者、教職員工與社區成員的關鍵。唯有所有利益相關者攜手同行,方能共同為孩子們的成長鋪出一條穩健而充滿希望的道路。

我為何參選

出于對教育的深切熱愛,以及對教育公平的堅定信念,我希望將我的專業能力與一顆服務的心帶入學校委員會,讓每一位孩子——無論出身背景如何——都能擁有茁壯成長的機會。

我將全力以赴,傾聽學生、家庭、教育工作者與教職員工的聲音,攜手推動一個更具包容性、支持性與歸屬感的教育環境,讓每個聲音都被看見、被重視。

我的優先目標包括:
  • 強化學生支持服務
  • 推動資源分配的公平性
  • 改善校內外溝通機制

若有幸當選,我將定期走訪各所學校,與家長、教育者、教職員工及社區成員面對面交流,確保保持連結,及時回應需求。

我承諾不領取薪資,以志願者身份全心投入,只為專注守護學生與家庭的最大利益。

在劍橋市落地生根

我和丈夫在這裏養育了兩個孩子,劍橋早已成為我們引以為傲、心之所歸的家園。

最新消息與分享

繁體中文